小明看看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502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共情意识,童年时的自己

[复制链接]

25

主题

25

帖子

14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4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4-8 17:53:0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共情意识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,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
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、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,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
处理问题。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,孩子常常会做出我们不理解或是让我们很尴
尬的事情,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有共情意识,充分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,也许
很苦恼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容易理解。
现在仍然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信奉“棍棒出孝子”“不打不骂不是爱”的教育
原则。这也许是这些家长和老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,也吃过不少的棍棒,于是
推己及人,觉得在行使教育权利的时候,也必须实行体罚和精神暴力。
共情意识应该要出自非主观以及外界客观的因素,也就是说并非“我认为是
这样”,或者“别人说是这样”,而是将心比心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
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。对于孩子
来说,可能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不是故意的。当他在饭桌上哭闹时,我们可以试着
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,孩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;当孩子不愿意我们进他的房间
的时候,我们也不要立马责备他或是怀疑他,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,建立互相
信任的亲子关系;当孩子的成绩下降时,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平心态,将这件事放
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去看,并不要因为一次的失利就否定孩子的未来。
家长要做到共情意识,首先要做到这几件事
第一,孩子调皮时,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,给自己更多回旋的余地。共情
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一个理性的、平和的心态。生气和抱怨不会有好的处理结果
甚至会将你和孩子的距离越拉越远。
第二,认识自己,因为各种环境和人为的原因,我们在小时候可能没有得到
来自父母的足够的关怀,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打骂孩子的理由。
第三,孩子和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父母常常有选择地忽
略这一点,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孩子,这会在孩子和大人之间产生隔阅和分
歧。遇到事情如果能多以孩子的角度老虑,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也就会拉近很多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杭州桑拿网  

GMT+8, 2024-5-6 16:36 , Processed in 0.195928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